國發會推估,台灣將於不久的未來,便會迅速邁入老年人口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jpg

文/奇美醫療財團法人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陳柏蒼醫師

糖尿病有大家熟知的血糖高的問題,可是別忘了,也會較容易低血糖,換句話說,比起正常人不容易將血糖維持在恆定正常的範圍內。低血糖會造成糖尿病友的心悸、頭暈等不舒服、恐懼感,嚴重甚至造成低血糖昏迷,死亡,所以莫可等閒視之。

老年的糖尿病友有幾項因素可能比較容易有低血糖的發生:

1.糖尿病程久:病程久的糖尿病友,內身性的胰島素和升糖激素都相對缺乏,血糖完全依靠外在的胰島素控制,缺少緩衝,易造成低血糖。

2.老年糖尿病友自主神經反應遲頓:當血糖在下降時,缺少神經反射的保護機制,病友不易察覺做出適當的處置,而發生過低情形。

3.本身共病疾病多:除了糖尿病外,常合併心臟衰竭、慢性腎臟病、肝臟疾病、肌少症等,這些因素會讓藥物代謝較慢,或影響到糖質新生。

4.多重用藥:過多的慢性病用藥會增加了各個藥物間的交互作用,影響代謝,增加藥物副作用。

5.認知功能及身體機能的退化:許多老年糖尿病友無法獨立正確的服用藥物及監測血糖。常發生服用過量藥物、胰島素注射錯誤等醫源性的低血糖。

但糖尿病友若身體有不舒服,就一定是發生低血糖嗎? 其實也不盡然。低血糖在醫學上有嚴謹的定義來判斷:1. 低血糖症狀 2. 低血糖數值 3.經由給予糖類食物可改善。

1.低血糖症狀:輕微的可能有飢餓感、噁心、哈欠、倦怠感、談話停頓,接下來因自主神經反射產生冒冷汗、脈搏加快、腹痛、震顫、臉色蒼白等,再嚴重下去可能會有抽筋、昏睡、意識喪失。前述的不舒服症狀是身體告訴我們的保護訊號,但在老人家身上、或是常常發生低血糖的病友,往往保護訊號消失了,就直接發生了昏睡、意識喪失等較嚴重的症狀。所以平常照顧的家人朋友就需要有相關的警覺注意到是不是低血糖的發生。

2.低血糖數值:在症狀輕微,允許的情況下,建議病友立即測量血糖,看到底是不是有偏低的情形,以及血糖數值低到多少。有些病友是因本身有心律不整、或是週邊型暈眩、或是心絞痛造成的不適,並非低血糖所引起,不可一味歸因於低血糖,而輕忽了找出真正病灶的機會。

3.低血糖發生時經由給予糖類食物可讓症狀改善,換言之若症狀仍持續,需就診由醫生診治是否還有其他問題。

    輕微的低血糖可以由病友或家人自行處理。若意識清楚可配合進食,可立即補充15克的含糖食物或飲料。避免含高脂的食物(如:巧克力),會因延緩胃排空與糖類吸收,升糖效果較慢。不能合作或已昏迷的病友,可將糖漿或蜂蜜一湯匙(免洗湯匙)滴入嘴唇與牙齦之間,並按摩臉頰處,每十五分鐘一次,且務必立即送醫治療。 下次回診時需告訴醫師曾發生低血糖、發生時間點、進食情形,當時有無從事體能活動等資訊。

低血糖的預防需多面向的合作與努力。首先在醫療端,血糖控制目標需個別化考量,依糖尿病友的各個條件來制定不同的HbA1C(表一)。藥物的選擇組合繁多,各有不同的特色,針對老年糖尿病友,應將低血糖風險的治療選擇為首要考量(例如避免使用磺醯尿素(sulfonylureas, SU)類血糖藥、降低餐前短效型胰島素注射、將長效型胰島素從睡前調整至早上施打、簡化注射的模式等),且儘可能整合慢性藥物,避免多重用藥及藥物交互作用。

2019NO3.png

另外,在病友本身及家屬可協助方面,有幾項小步驟可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1.飲食要定時且定量。不可大小餐或誤餐。

2.避免早上空腹就去運動,也不可因太疲倦睡覺而延誤進食時間太久。

3.要長時間或大量運動之前,需進食點心,如土司一片或水果一份。

4.口服降血糖藥需在餐前或餐後立即服用,不可相隔太久的時間。

5.胰島素注射劑量及操作動作要正確,可請糖尿病衛教師指導正確技巧。

6.隨身攜帶方糖或糖果,以備全身無力、冒冷汗、血糖降低時服用。

7.隨身攜帶識別卡,上面有註明糖尿病及緊急連絡人,以備在外面若發生併發症時,可得到即時適當的治療。

8.當發生低血糖之後,應和醫師討論分析原因,並避免再次發生低血糖。

台灣糖尿病友人數逐年增加,糖尿病比例在老人族群高達29%(參考資料: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在這樣的糖尿病族群上,更需醫療提供單位、照顧者、病人本身緊密的配合。希望這篇文章能提供有用資訊來幫助到大家,達到血糖控制的目標,且減低低血糖的發生。這樣才能真正避免更大的社會醫療支出及照護成本,老年糖尿病友也才能擁有好的生活品質。

 

(全文出自2019年N0.3糖尿病家族)

更多文章請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官網查詢:http://www.dmcare.org.tw/

更多低血糖相關影片DM小學堂─低血糖知多少:症狀與緊急處理」:https://youtu.be/_D9CYnmFN-E

FB及line宣傳.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