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病、隨機血糖低於70或是高於250應暫停運動,並建議運動前後監測血糖。.jpg

文/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戴東原醫師

有一位四十餘歲男性,罹第1型糖尿病十餘年,4年前開始每餐飯前注射短效胰島素各一次,睡前再加長效一劑,血糖控制情況差強人意,糖化血色素值在8%左右。但是近2年血糖忽高忽低,例如早上空腹血糖依其記錄從65到223mg/dL,臨睡前血糖從100-274mg/dL。病人是知識份子,求醫的動機也很強,但是血糖檢查結果總是不能令人滿意,糖化血色素常常9%以上。由於工作繁重,加上飲食內涵及進食時間沒有辦法固定,起初以為是他個人自主管理不夠,導致血糖控制不佳。

請他躺在床上詳細觸摸腹部注射胰島素部位,發現兩側下腹部有腫塊以及密佈的針孔(圖一,顯示右下腹部的腫塊),原來除了長效胰島素注射大腿以外,其餘3餐前短效胰島素2年來都集中打在兩側下腹部,因而產生局部的硬塊。這種情形自從使用以基因工程方法製造的人胰島素或類胰島素(insulin analog)在臨床使用後已經少見了。

2019NO.4-6.jpg

除非病人忘記了每次注射部份必須時常更換的要領(圖二),每天注射同一部位因而產生硬塊或脂肪增生。如果胰島素打在硬塊上,雖然比較不痛,但是胰島素的吸收會減少,血糖自然就會比較高;沒有打到硬塊,胰島素吸收比較好,血糖當然會降得比較理想。

這種病例我這1-2年遇到好幾例,所以提出來提醒病友、家屬及醫護團隊的注意。

 

2019NO.4-7.jpg

另外一個年近80歲的女性,她每天接受混合型胰島素(作用中程及短程混合劑),飲食、作息都正常,也相當準時早、晚飯前15分鐘注射胰島素,但無論是早飯前或晚飯前血糖,高值比低值高2-3倍,例如有時候130mg/dL,有時候上升到超過300mg/dL。請衛教師仔細評估注射的要領飲食的節制都沒有問題。但是查出的真相在於這位老太太手腕及手指力氣衰弱,沒有辦法精確地推進所要打的胰島素劑量,有時候只打進半量,甚至於更低的劑量,所以造成血糖的高高低低。她看病時由子女陪同,他們納悶母親的血糖起伏幅度為什麼那麼大,但沒有注意到每次實際打進體內胰島素的劑量,竟然差異那麼大。所以藉這個例子提醒病人其家屬,到底有沒有精準地把需要的胰島素確實打進病人體內。注射混合型胰島素病人,注射前偶而會忘記搖勻胰島素,也會使血糖呈現起伏不定的情形。這個搖勻的動作沒有做好,會影響到整支胰島素(300單位)的單位數,所以特別要注意,以免影響到整支胰島素的效力。

(全文出自2019年N0.4糖尿病家族)

更多文章請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官網查詢:http://www.dmcare.org.tw/

FB及line宣傳.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