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aragus-barbecue-cuisine-delicious-361184.jpg

 

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李純瑜營養師

端午節為農曆五月初五的重要節慶,除了驅瘟避疫的掛菖蒲、懸艾草、戴香包、沐午時水,另外還有立蛋、划龍舟等活動,當然重頭戲絕對少不了吃粽子這個傳統的習俗,隨著端午節將至,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粽子琳瑯滿目,不論親友團購,厝邊朋友相送,若您餐餐都吃粽子,就容易影響血糖的穩定度。 一位70歲陳伯伯因為吃了知名的團購肉粽,而且一次吃兩顆,幾餐下來開始出現口乾舌燥、虛弱無力等症狀,測量血糖後發現血糖飆破300mg/dL,嚇得連忙回診求助醫師,也在營養師的衛教之下,才知道一顆粽子至少就約有一碗飯的含醣量,且因糯米製品含支鏈澱粉高,容易使血糖上升,加上糯米需與配料過油炒,再包入含油量高的五花肉,熱量不容小覷,提醒慢性病患者需淺嚐即止,不宜過量食用。 糖尿病友小叮嚀避免選用甜粽、冰粽等含糖量高的粽子,建議可優先選擇高纖維的五穀粽,攝取粽子時需與米飯做代換(一顆粽子約有一碗飯的含醣量), 當餐避免再食用山藥、玉米、南瓜、皇帝豆等澱粉類食物,同時需搭配燙青菜或含蔬菜的湯品(例如:竹筍排骨湯、綜合菇雞湯、青菜豆腐湯、 海帶蛋花湯),增加纖維質攝取,不但可提升飽食感,也可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若自己手做包粽,可以五穀米、米豆、薏仁、蕎麥、藜麥等高纖食材 混合糯米,降低糯米的比例,以瘦肉取代五花肉,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取, 內餡配料增加香菇、木耳、筍丁都是適合糖尿病病友的好食材

糖尿病併腎病變病友:因為一般粽子製作過程已使用鹽或醬油調味,若攝取粽子的時候再添加高鈉調味料(如:醬油膏、辣椒醬、甜辣醬等),一餐的鈉攝取量就會爆表,加重腎臟的負擔,建議養成不加醬的習慣,避免鈉攝取過高,可減少身體的負擔。 除了避免高鈉沾醬的使用之外,當您有高血磷的狀況,則需注意避免花生粉的添加或五穀養生粽的選擇,以避免磷含量過高。

image0.jpg

 

1.北部粽配料與糯米會先過油炒,包好粽子再蒸熟,而南部粽 包裹竹葉後再用水煮熟,故南部粽的熱量較北部粽來的低。

2.端午節慶攝取粽子應注意均衡飲食搭配,攝取粽子的同時,再搭配冬瓜或竹筍湯以提高纖維質攝取量,飯後適量水果食用,達到均衡美味的一餐。

3.若選擇五穀素粽,建議可搭配豆腐或蛋花湯,再來一盤燙青菜,均衡又健康。

4. 防疫期間提醒各位要更加注意血糖的控制,建議攝取足量及優質的蛋白質(豆,魚,蛋,瘦肉),蛋白質為建造與修補體組織必要營養素, 也和抗體細胞形成有關,另外多攝顏色豐富的各式蔬菜,搭配適量水果,蔬果中的抗氧化營養素(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及天然的植化素) 皆可強化免疫力、保護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健康,另外菇類含有多醣體也可促進免疫力,都是增加免疫力不可或缺的超級食物,建議每餐都要均衡飲食才是真正的保健之道。

粽子購買與保存小叮嚀

1. 端午節時值初夏,多雨潮濕,病菌容易滋生,購買前需注意店家環境衛生,避免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

2. 【包裝食品】購買包裝完整的粽子,需詳細閱讀包裝上的食品標示, 注意有效日期、內容物、營養標示、廠商資訊等資料。不要購買來歷不明、包裝不完全、聞起來有異味或外觀異常,如:外表有破損、內容物外漏、內部黏稠呈絲狀的粽子,如果是真空包裝,還要查看是否有漏氣或氣鼓現象。

3. 【即食食品】購買即食粽子,應購買於保存溫度 60℃以上環境販售之產品,並儘速食用完畢,若買回來的粽子已經冷卻,務必要再次充分加熱後食用,復熱溫度達 74℃以上。若是購買冷藏或冷凍的粽子, 要注意冷藏溫度應控制在7℃以下,冷凍溫度則應維持在-18℃以下, 冰箱不可以塞滿,且要保持良好的對流,否則食物食材很容易變質腐敗。 

 

(全文出自2020年N0.2糖尿病家族)

更多文章請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官網查詢:http://www.dmcare.org.tw/

FB及line宣傳.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